找到相关内容405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天台宗和[日本784一1192年]真吉宗时代(1)

    诸神、诸鬼,以及人们的身形、万物的形象皆如是。第二是三昧耶曼荼罗,凡是诸佛、菩萨、诸神、诸鬼的印契,或如所用的东西,以及象人们的衣服等,皆属此类。第三是法曼荼罗,就是诸佛、菩萨、诸神.诸鬼等的名号。...并跟增命、神日学密宗一家的奥秘。他又在仁和寺营建御室如法修行,法名"空理",灌顶名号是"金刚觉"。益信于延喜六年[906]三月寿八十岁圆寂。法皇继承其后,为真寂亲王及宽空授灌顶仪式。宽空僧正又继法皇...

    村上专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0881860.html
  • 学佛回忆录(四)

    阿弥陀佛”以表欢迎!我们也都回了一句佛号。这句佛号,无论国内国外佛教人士,人人口头上既可以作为打招呼的一个信号,也可以作为念佛成佛的道具,它是佛号也是密咒;持此名号可作为往生净土的资粮,不持念此佛名者...

    朱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24382387.html
  • 六世班禅和三世章嘉影堂考实

      汉人、蒙古诸朝以来,至今宫廷内渐次供奉之佛像、佛经、佛塔等不可胜数,造像材料和各像面目无法识别,难以整理。请将这些佛像分别开来,用蒙藏两种文字标出名号。于是,由章嘉活佛为首的赤钦活佛等驻京高级...

    王子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154082832.html
  • 云林县寺庙观音造形之探讨

    1985年4月再版)   镰田茂雄《中国佛教通史》,(高雄市,佛光出版社出版,1986年)   期刊:   于君方《观音菩萨的经典依据及其名号和其它一些不明问题》,《中华佛学学报》第10期,...

    赖淑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155682837.html
  • 宋辽金夏宗教史之金代佛教的延续与道教的鼎革

    豪杰奇伟之士,往往不肯婴世故,蹈离乱,辄草衣木食。   或佯狂独往,各立名号,以自放于山泽之间。当是时,师友道丧,圣贤之学泯灭澌尽,惟是为道家者,多能自异于流俗,而又以去恶复善之说劝诸人。一时州里田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50882972.html
  • 佛教思想与伦理学

    大”,便是对吾人自(己身)心的哲学的、理论的说明;“四信五行六字名号”,则是伦理的、实践的提示。此论宗一心法义,趣信行得果,以佛教思想独具的“不二”的论理方法,从本体和现象的二方面,亦即从未显现于吾人...

    陈进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40483457.html
  • 终南山古建筑群

    学 僧至今尚能考知其名号者达二百几十人,其中唐朝时期的入学僧占总数的一半以上,而这时 曾经在终南山请益求法或作短时间活动的竟达20多人。最有名的如:  慈藏,贞观十二年(638),与门人僧实等10余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50583487.html
  • 南朝佛寺遗产概说

    圆满。观音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菩萨,为“观世音”略称,他是大慈大悲的菩萨,能现三十三化身,救十二种大难,据说遇难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,他就能即时“观其音声”,前来拯救解脱。观音主张“随类化度”,救人不分贵贱...

    贺云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504384076.html
  • 十三世达赖对“坚塞”的扶植及“坚塞”在施政过程中的作用

    以及川军进藏之后的一些错误行为是重要的原因之一。十三世达赖喇嘛从加尔各答来到大吉岭之后多次向北京发报,要求解决驻藏川军的问题。清朝政府未做任何答复,反而宣布革去其名号,并让驻藏大臣另找灵童代替。...

    达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3484364.html
  • 当代日本佛教的特征:关于僧侣娶妻历史背景的考察

    曰念佛”(旧《大日本佛教全书》101:486)。即持诵经文,演奏梵贝,演说法理,念诸佛(特别是阿弥陀佛和释迦佛)的名号等。这些唱念抑扬顿挫,可以“感人性而喜人心”(旧《大日本佛教全书》101:488)...

    蓑轮显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44884392.html